查看原文
其他

古井贡酒2014年报学习笔记

杏坛路蓝猫 蓝猫书院
2024-09-21

2014年古井贡酒实现营业收入46.5亿,同比增长1.53%;全年实现净利润5.97亿,同比增长-4.01%。

一、全年经营情况

公司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下行的压力,针对主业白酒面对行业寒冬的严酷局面,在新一届管理团队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秉承古井人做真人,酿美酒,善其身,济天下的企业价值观,重塑信念,坚定信心,夯实主业,创新有为,完成了 2014 年各项目标。201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65,085.59 万元,同比增长 1.53%;利润总额 79,620.45 万元,同比下降 6.54%;净利润 59,704.19万元,同比下降 4.01%;每股收益 1.19 元,同比下降 4.03%;经营性现金净流量 38,749.43 万元,同比下降 39.29%,公司经营状况良好。

2014年依旧是白酒行业的周期底部,在这一年古井完成了营收和利润的稳定表现,完成了年初既定目标。

1.产能,基酒搬迁酿造项目接近尾声,项目进度达到95%。募集资金的优质基酒技改项目进度96%。以2014年末为节点,古井的基酒技改项目基本完成,基酒产能为4万吨。

2.管理层换届,2014年6月古井贡酒的管理层换届,以擅长营销著称的梁金辉总开始登上管理层舞台,以后视镜角度看,从2014年到2023年的8.9年时间管理来看,梁金辉总将古井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营收从2014年的47亿增长到2023年的预期200亿,年化增长为17%;净利润从2014年的6亿增长到2023年的预计净利润45亿,(古井2023年度财务预算方案:2023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201亿元,较上年增长20.26%,2023年计划实现利润总额60亿元,较上年增长34.21%,按照25%的所得税计算净利润为45亿。)年化增长为25%。

仅从营收和利润的增长数据来看,实在要佩服梁总的营销手段,把古井从一个地方名酒打造成了一个全国性名酒,2022年古井省内外营收结构为6:4。真正在这8.9年时间内,管理侧采取了哪些措施,再看往后年报。

3.前五大客户,阅读过程中发现古井在2014年的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达到26%,不免让我担心下游经销商会不会因此具备强势话语权。虽说白酒企业是先款后货的优秀商业模式,但是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26%还是需要长期观察。相比较洋河的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不到5%,古井的经销商大客户主要是省内的大经销商,洋河在2014年已经遍及全国,其前五大客户的占比就会偏小。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需要适当观察后续年份的变化。


二、金融资产和投资收益

1.金融资产明细

古井的金融资产较少,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本期购买18万,全年公允价值变动12万,年末为30万。金额太小,具体未披露。衍生品有国债逆回购期初8000万,期末1.8亿。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年初为2400万,是丽鹏股份,本期出售金额2400万,正是丽鹏股份;本期购买金额4300万,是中国银行和平安银行,全年公允价值变动2200万,年末金额为6500万(4300+2200),该部分是以公允价值计量。此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还有以成本法计量的信托金额为2300万。

2.投资收益

这是古井年报披露的投资收益明细,处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应该来自于国债逆回购的买卖。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的投资收益8800万来自于公司银行理财的收益。年初理财产品为9亿,年末理财产品为13.2亿,取两者平均值为11.1亿,全年滚动投资,带来8800万收益,收益率为7.9%,古井的理财产品是结构性存款,收益率会高于普通的存款,也算合理。

但是古井这一笔理财产品的收益居然没有进入非经常性损益,这一点值得考量,常规公司的投资理财收益都要进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查询资料:

一般认为,认定非投资类上市公司购买及持有理财产品是企业的“日常资金管理行为”,至少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上市公司长期保持一定金额的闲置货币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各年度来源于理财产品的收益金额较大,且金额较为稳定,已成为上市公司收益的稳定来源。

上市公司经董事会、股东大会(具体根据上市公司章程或其他相关文件规定的决策权限确定)作出正式决议,明确将购买理财产品作为定期存款的替代,作为日常资金管理活动。

理财产品的相关条款必须承诺保本,其风险程度不显著高于在银行的定期存款,该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不得包括股票、期货等高风险投资。

所购买的理财产品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如有需要可随时提前赎回,不会因为投资于理财产品而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现金支付和投资计划的正常进行。

上市公司购买单个理财产品的份额占该理财产品的总份额应较低,不得对理财产品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不得主导或参与该理财产品的投资和运作决策。如果理财产品份额分为优先级、劣后级等不同风险级别的,则只限于购买和持有最优先级份额。

将闲置资金用于理财产品投资具有财务上的合理性,符合被普遍认可的商业理由和商业逻辑,例如不应同时出现一方面有大额的理财产品投资,另一方面有大额借款的情况。

根据特定案例的具体情况,应满足的其他条件。

那么如果将理财产品的8800万收益扣非处理,那么古井2014年主营业务的净利润为4.8亿,同比去年增长-18%。在全年主业业务稍差的情况下,连续几年古井将投资收益纳入了常规利润。我的评价是管理层想方设法想要好看的报表业绩。

最后一个丧失控制权后,剩余股权按公允价重新计量产生的利得1585万,直接参考P124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收益1585万即可,就是卖出丽鹏股份的盈利。

去年末丽鹏股份还亏损84万,今年卖出直接获利1585万,且今年买入的中国银行、平安银行涨幅51%(2200万/4300万),2014年下半年真是个大牛市呀。


三、预收账款和应付票据的讨论

讨论来源于感悟兄的提问:2014年古井营收票据增长218%,说明销售形势不好放宽了销售政策,那么为何预收账款还能增长157%?

我当时第一反应是,经销商将银行承兑汇票预付给古井公司,那么古井在会计记账的时候,就要增加一笔预收账款,同时增加一笔应收票据。

往常理解应收票据都是公司发货完成后才有应收。其实不然,银行开出承兑汇票后,公司的应收票据主体就不再是经销商,而是银行。那么预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同时增长就是合理的了。

具体逻辑(唐淳、科贤生、蓝猫)如下:经销商使用票据支付给酒企,酒企由于某些原因还不能确认收入(比如未发货),这个时候会计在负债端记一笔预收账款,同时资产端记一笔应收票据。假如票据到期后,公司还不能确认收入,那么会计记录处理为,在负债端预收账款不变,在资产端将应收票据兑现后计入货币资金。

那么对于应收票据增多,是不是就是公司放款了销售政策呢?答案是不一定。古井在2014年应收票据增加了218%,看似放款了销售政策,实则应收票据的主体对象是银行,银行票据兑现极高,可当做现金。

只有当出现公司帮助经销商担保或者抵押的时候,那可以明确公司放款了销售政策。或者是,往年公司都是收取现金然后发货给经销商,今年经销商让银行开出汇票给公司,公司同时发货确认营收。公司从往年的收取现金变成了今年的收取银行汇票。这也是放款销售政策的表现。

来自另一个商业实战的声音(大陈兄):公司接受经销商应收票据的时候,代表这笔生意基本成交,拿到经销商的应收票据会计记录就要确认营收。实际情况中,如果收到经销商的票据,但是公司还不能确认营收,那就将这个票据先放在一边,不予处理(锁在保险柜),等到要确认营收时再确认营收,同时在资产负债表记录应收票据。

这是一个讨论,没有答案,这是会计理论和商业实战的碰撞。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蓝猫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